Loading…

谈隐私 (一)



隐私这东西是个相对论,这世上应该是没有绝对的隐私的。

过去的时候,社会和通讯都没有这么发达,隐私的保护相对容易、隐私数据的传播范围也很有限。要住一山沟里,也就山沟里的人认识你,翻过山就没人认识了。如今科技、通讯都进步了,人员流动也很剧烈,隐私的保护就很难了,隐私也更容易被传播。尤其在我国这样特殊的国情下,国民隐私观念普遍不是很深入、企业利益至上、法律对隐私保护也不够严格,新时代下的隐私保护非常困难。

前段时间某业界领袖说人工智能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最好的机遇,因为中国不仅政策相对开放,还拥有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海量数据。这是大实话,你的数据可以反应出你的想法、人际关系、你的轨迹、你的希望、你的情感、你的恐惧,正是人工智能所需要的。但也很讽刺。我很难想象,尤其在未来真正达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情况下,一个了解你很多隐私的人是可以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他可以用这些给你洗脑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及服务甚至让政府或机构可以监控你……

不是反对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只是就国内隐私保护的现状,我有点悲观。保护隐私归根结底是要保证我们在和别人想处或交易时的信息不对称,这样我们会在相处或交易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好比和一个人谈恋爱,如果对方一眼都望穿你了,你的一言一行都能被预测,和这样的人相处不觉得可怕么!再比如你去买东西,卖东西的早就很清楚你要什么、你银行户头上的额度以及你的预算,你在谈价格的时候就没有任何计谋可施,你也一定不想和这样的人做生意。

隐私保护做的很糟糕的、最为典型的就是互联网公司,只顾一味的收集数据,几乎所有公司都是以超出其服务所必须的数据范围在收集数据。前段时间见过一家深圳创业做路由器的公司,他们创始人很自豪他们的路由器上支持了深度包检测(DPI)的功能,能够挖掘出用户的各种上网数据,比如用户的家庭地点、经常打开的手机应用,经常上的网站,最爱购买的商品,最爱看的视频,如此等等,而这一切用户全不知情。艾瑞公司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也是他们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些数据最后都变成了艾瑞的商业报告,卖钱去了。这只是一个缩影,收集和贩卖隐私已经是一个产业了。银行在卖客户数据、中介公司在卖客户数据、运营商在卖客户数据,几乎各行各业都在卖……

相对应的,我们的隐私的立法保护和惩罚力度都是不够的。法律层面上,国内主要就《网络安全法》,《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国家网信办公布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这三个法律,总体都有点偏口号,对侵犯隐私的惩罚力度不够,自然没有太大威慑力。国内立法层面主流的观点是数据要流动,这样才能产生效益,促进行业发展,所以短时间内也不期望隐私保护立法上能有大的进步。

政府从维稳和案件侦破的角度也在加大对用户数据的收集。比如满大街的摄像头、网站注册开始要实名及手机号、人脸识别以及向企业直接索取数据等等。

当权力没了笼子的制约的时候,我们就得要小心了。


发布在: 2017年7月30日 | 分类: 大话IT, 生活札记
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