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互联网造车



又一个认识的朋友去互联网造车了,有感而发。经历了多年的政策和资本的扶持,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发展出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和一定的核心技术。如今造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门槛已经被大大降低,除了造车资质上是个比较大的门槛,核心部件的供应链是都非常成熟的,拼出一个能用的车并不比造个手机难多少。相比之下,车的智能化体验成了比较大的差异化。自然而然的,互联网公司就来了。

互联网公司进入造车赛道,结合其在软件和服务上的能力,相信会促进市场的百花齐放,对市场和消费者是好事,但市场规律最终会优胜略汰,活下来的一定会是少数。电车的虽然降低了硬件的门槛,但从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等环节和互联网一般的服务及互联网硬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便互联网公司有着软件及服务上的优势,最终能否在一个重资本、长回收周期的行业存活下来,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运营及服务能力,以及消费者是否买单。

能否成功是未来的事情,先进入赛道才有比赛的机会。互联网公司蜂拥进入造车领域,主要还是现有行业红利吃的差不多了,互联网公司在PC和手机的领域已经进入了绝对的红海,快速的有规模的增长已经不再,人口红利也用到极限了,需要开辟新的赛道,而汽车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的新市场。

市场规模上,够大,且处于行业更迭的早期。中国年汽车年销量大约在2500万台,其中新能源有差不多300多万台,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会越来越高,也就是造车新势力的机会。另外,国内的汽车市场保有量差不多有4亿台,4亿台的车中只有3%是新能源,而国家计划2050年强制燃油车全面退出,这都是新能源车的机会。从传统汽车到智能汽车的切换很像当年的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切换的过程,谁都有可以进入的机会。

在技术上,由于有特斯拉的带头作用,国内车企要想能赶上特斯拉的水平,需要更强大的软件及服务整合的能力。在技术上的机会也不仅仅是在互联网服务或软件整合上,还有机会在一些需要自主研发的芯片上,以及小的功能模块的整合上。传统车厂的软件技术能力是不够的,互联网势力的进入自然会加速车的软件及技术上的能力提升。传统车企还需要钱,大部分国内的车企除了较大的合资的,大部分都不怎么赚钱,而车是一个高投入长研发的产品。另外车企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如果需要自主研发,要么完全从零开始,要么去收购,而这也需求钱。在钱和技术上,这两点都是互联网公司能够提供的,作为交换的是互联网公司要的造车的牌照和故事。要特别强调下这当中特斯拉的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和就像在智能手机的早些年谷歌和苹果的带头作用,使得小米这些厂商能有机会重改玩法。

车造出来,能否卖出去重要,但也不重要。一方面是这么多人蜂拥进汽车这个本身在品牌就上比较拥挤的市场,最终一定会有人被淘汰,即便最后被淘汰也不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些公司,如果它现在不进入,也许现在就面临着被淘汰、品牌变陈旧、资本市场估值降低的风险。而现在加入这样的浪潮,干好了有翻身的机会,就算干不好了也是延缓了被市场的淘汰,保不齐还在这个过程中能薅到不少市场和政策的羊毛。另一方面,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进一步推动分工的细致化,有的公司可能车造不好,但某些模块上能力够强,被收购和整合也是条出路。

对于最后那些能真真正正能造出车的,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希望我们能多体会到智能那正面的一块,而不要动不动隐私收集、广告牛皮藓等恶作,不然不要智能会更好。还有就是,车是人命关天的产品,可靠性是第一位,不允许Beta。


发布在: 2022年4月4日 | 分类: 互联网评论, 大话IT, 杂七杂八
Tags: , , ,